跳到主要內容

為什麼出版《原創的真相》這本書

不是原創這件事情,可以怎麼幫我們理解藝術?___________ 為什麼出版《原創的真相》這本書


出版前


當初為什麼要出版這一本書「Beg, Steal & Borrow --- Artists Against Originality」?這是一本英國藝術評論類的書,但是卻沒有那種很像學術論文的標題。加上封面設計完全是惡搞業界大老企鵝出版社的經典設計風格,從個人的私心來說是非常喜歡這本書故意且調皮的調性。


出版的興趣來自這個世界裡的矛盾


買回來之後研究,發現裡面討論的議題,是當代藝術界目前的現況,但是卻與整個社會的期待之間,兩者有一種很深的矛盾。所謂的現況,就是當代藝術作品中有很高比例,往往超過一半,都會與其他人有關係,可能就是其他藝術家、其他領域的創作者,甚至是社會上的某些人事物 (包含這些人事物的複製、再製)。

而社會的期待是,彷彿是藝術家的使命,其實是原罪,也就是藝術作品一定要是原創的,但是在這個網路發達時代,萬事萬物之間的彼此關聯,交互影響是很自然的現象,藝術家的創作極大多數也是「經驗雜交」下被啟發或聯想出的產物。

如果不是原創,那麼藝術品的價值還剩什麼?


應該說,在今日原創的價值不在那100%的比例,而是在於每一個階段、版本的創新。就像傳統市內電話機到今日的智慧型手機,總共走了一百多年的歷程,演進版本不知凡幾,但是我們不會說哪一個版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只不過藝術作品不會像電話機的發展,是一個單一線性的發展路徑,引導的驅動力是溝通的需求。藝術品比較像是生物演化,每一個生物個體的一小部分基因突變,產生了比較強的適應力之後,獲得比較大的生存能力,有更多機會繁衍下去,就會影響更多的個體。

在這個現象裡,有大量的複製,也有不斷存在的,但是比重很小的原創性,這是生物圈的現實,而藝術創作的邏輯竟也有相似之處!這就是這樣的邏輯,讓我們最後把書名定在《原創的真相》的原因。


這個觀念可以怎麼應用到我們觀看藝術?


第一個應該是觀眾在觀念上的改變。


首先不要把原創的定義必然地冠在藝術家頭上,認定他的作品就是全然無中生有而來,然後產生一種至高的崇拜心態。

第二個是用以檢查藝術家的行徑。


當然這裡面有個前提是,藝術家可能會說可能不會說,自己受到影響的源頭是什麼,作為觀眾,如果沒有藝術史背景也看不出來。不過以前述的標準來說,自2019年就已進入5G時代,誰還能沒不被影響?當然藝術家也可以夸言自己完全是受到天啟,這種說法可是令人蠻熟悉的!

第三個是用以理解作品。


往往藝術家受到影響的,要不是其他重要藝術家、主要文化潮流、學說,就是重大社會事件、議題。而做為一個觀眾除了可以藉此理解作品,更能夠看到藝術家怎麼挪用,如何轉化對這些元素、轉化程度如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們)想要出書,請問‧‧‧ 藝術出版業務問答集系列之五: 藝術人想出書,與出版社的往來該注意哪些事情?

本文立場從作者角度出發,跟一般出版社差別不大,不一樣的反而是藝術家的著作內容,有其特殊性。 (其實比較特殊的是人,特別是一些藝術家才會有的特別需求與想法,而不是出版品啊!) 該注意的三個大方向 方向一、跟你(藝術人)對口與工作的人怎麼做事情? 方向二、合約(白紙黑字的東西,就是可用來抵制任何一方想耍賴的時候!) 方向三、設計(從版型、封面到印刷條件和印刷品質,藝術人追求的質感與出版社的想法有落差怎麼辦?妥協基準在哪裡?)

如果我不出版這本書,中文世界大概也不會有別家了。_____一篇策展公司的微信公眾號的專訪

今年夏天,一個偶然機會認識了來自上海的一位專門從事文創產業的商業展覽的專業人士。因為共同好友的關係,她拿到了《創造展覽》這本書,在台灣旅遊的最後四五天,這本書變成她的床頭書,到花東度假的時候,也是快速的、認真的讀著這本書,在第二次會面的時候,她對這本書與我的工作,提出了許多的疑問和討論。並且,這個疑問,她回到中國之後,繼續往下延伸、繼續深入問題,幾次來回的溝通之後,完成了這篇長文。

《原創的真相》一書封面設計與印刷 (PART 2)

PART2. 從一檔展覽談起《原創的真相》的封面設計  2018年底,上海有一檔由企鵝藍燈書屋所策劃的一個展覽:上海1221 - 企鹅兰登书籍封面设计展 Penguin Random House Cover Design Exhibition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