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你覺得博物館可以賣藏品嗎?可以 & 不可以,請作答!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在歐美幾個國家的公私立博物館、美術館,已經成為必然面對的議題,在台灣其實還很遙遠(遙遠的原因最後說)。以下,我提供11點「可以」與「不可以」的意見提供參考,歡迎投票,聽聽彼此的想法。 一、我支持博物館、美術館「可以」賣館藏! (理由與原因包含為什麼賣,以及怎麼賣) A.為了籌措換購更精的藏品,可以策略性轉賣非精品的藏品。 B.不是精品的藏品,重複數量過多者可以部分轉賣。 C.過往歷史因緣中留存下來太多不佳藏品,需要此一策略。 D.館方營運費用不足時,這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E.館方購藏費用不足時,須適度開放這個管道。 F.倉儲空間和資源有限,應該要適度轉賣部分藏品。 二、我認為博物館、美術館「不可以」賣館藏! (理由與原因包含賣掉的可能負面影響) A.應該把資金缺口從募款與其他服務來解決,不可動腦筋在館藏上。 B.館藏是館方的主要特色,即使是只賣其中少量件數,也不可。 C.博物館的使命就是保護館藏,賣館藏就是一個與使命牴觸的事情。 D.當初贈與的收藏家有簽約說不能賣才贈給館方的。 E.賣了館藏以後,會影響其他收藏家贈與博物館的意願。 題目後補充 1.歡迎Q&A: 各位也可以在留言處留下自己覺得可以或不可以賣館藏的其他理由,更歡迎提問或討論,我會逐一回應自己的看法與所知。 2.兩方是否真的黑白分明? 上述的兩方理由其實整理起來,可以說是一種「現實派」面對「理想派」的抗爭。至於這兩者之間,真的沒有交集嗎?我個人其實覺得是有的,也就是說,在某些條件維持理想的情況下,好好處理和解決現實問題。 3.賣館藏不是說賣就賣,成立的條件千絲萬縷! 通常賣館藏的單位,目前以美國居多,當然疫情期間館方收入大跌,為了籌措營運資金甚至是員工薪資,有策略性、計畫性地賣掉館藏變成是救命的途徑。當然,這裡面主要還要經過幾道手續才有辦法讓藏品變得了現(而且是有意義的金額,要賺得夠多)。 第一、藏品有一定的展覽資歷與研究基礎。第二、藏品與拍賣市場流通品項的品質不會相差太遠,免得突然出現一個無法鑑價的藏品(市場孤品),要不價格往往只能跟著很孤單,只有極少數能夠因為獨一無二而創下天價。第三、典藏或研究部門對於要出脫的藏品的選擇條件、優先次序、評鑑方式,有一套足以說服贊助者、董事會的標準,否則,原本的美事很可能變成憾事,甚至變成醜聞新聞坑。 (最後) 4.為什麼我說這個議題離台灣很遙
最近的文章

有些痛苦可以展示,有些,則不行!___ 台鐵事件的車廂殘骸該去哪裡‧‧‧

台鐵太魯閣號列車事故後,有立委說要把車廂放在二二八公園,撇除是否有任何奇怪的理由,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她是不是覺得「騰雲一號」在公園裡太孤單,應該多一輛來作伴?(台灣博物館前的另外一個清領時期所購置的台灣第一輛火車車頭)我想當然不是,她也可能不知道那裡已經有火車了! 日本的陸空交通以累積的痛苦所換來的作為! 從這次的事故出發,思考這個事件在社會教育、交通訓練上有什麼可以著手的,各位可以參考:日本航空公司的安全推廣中心(日本航空安全啓発センター)以及日本鐵路公司 (我們習慣稱的 JR ) 的兩個內部訓練中心。 當你在知道墜毀之前還 30 分鐘可活,你會做什麼? 日航的這個安全推廣中心就設在羽田機場內,雖然有對外開放給一般民眾,不過仍需透過預約才能參觀。成立的契機在於 1985 年日本航空公司的 123 航班的空難事件,該次機上共有 524 人,倖存者只有 4 位,截至去年為止仍然是世界上單一飛機空難事件最多傷亡的紀錄。 該次事件事發原因在於該次飛行多年前一次飛機尾翼維修不完整,導致該次飛行於該處發生金屬疲勞而釀,之後,日本國內開始針對這次事件提出各種後續的研究與反省,終於在 2005 年(歷經 20 年)啟用這個推廣中心,主要是針對日航員工在飛安內容的訓練,展示內容以 123 航班空難為主(依照事件原因分類,也包含其他幾次的空難)。 其中,除了機身殘骸,還有倖存者的遺書,因為這次空難在知道墜毀之前,還有 30 分鐘的時間。有許多參觀者到了這一個展示區前,都無法控制地流下了眼淚(如果你剩下 30 分鐘,你會做什麼呢?有乘客就趕緊把機上的嘔吐袋拿出來在上面寫下重要的隻字片語,希望可以留給生者一些訊息)。 JR 東日本與 JR 西日本個別的鐵道事故研究單位 前述提到日本鐵路公司原本國營,後來在一連串改革(超複雜)拆分與民營化之後,目前有兩個公司 JR 東日本(東日本旅客鐵道)與 JR 西日本(西日本旅客鐵道)各有一個以交通事故為主的訓練單位。 JR 東日本的這個機構名稱為:事故歷史展示館 (じこのれきしてんじかん) , 2002 年成立於福島縣,而 2018 年修改擴張為更大規模,並且從 1872 年日本開始鐵路事業之後的事故做了分類整理與展示(因為這是個史料狂國家,歷史文件總是鉅細靡遺地保留下來,成為往後世代認同的證據)。 JR 西日

你說奈良美智是插畫家嗎?_______ 不要命了你!

你說奈良美智是插畫家嗎? _______ 不要命了你! 圖說:2019年9月香港保利拍賣於台北舉辦的預展,展出奈良美智的立體作品。(攝影,陳柏谷) 最近藝術圈內對於奈良美智的展覽,有一些「資深」藝術家進行大力批評。在此之前,好友問我你會去看展嗎?我說我會,為了知道人家展什麼,但不是因為喜歡,而且我加了一句話,我認為他屬於插畫藝術家。好在這位好友不會炸開,也沒有直面批評我,但是他自己還是很喜歡這位藝術家的作品。 ( 以下,我不會用奈良來簡稱,因為奈良是我很喜愛的城市,簡稱會搞混,更覺得對奈良這個古老都市很不敬 ) 。 幾天之後,好友把前述資深藝術家的批評言論轉給我看,看完之後,其實批評的論點無法說服我。所以,我把自己的看法重新整理一遍,用說的說給他聽,好友說,你應該把他寫下來,因為你用講的,我沒辦法轉給人家聽啦! ( 所以產生以下兩千字的碎念 ) 以下,我就做一個簡要的整理,其中,有一部分是挑戰我自己對其評價的插畫藝術家之說,一部分是整理奈良美智和當代、藝術、世界三個名詞的關係。當然,這些都是極度個人的意見 ( 偏見 ) ,而且沒有對奈良美智作出背後各種足夠的「內幕研究」,單純是從作品來談。而這裡的言論,重要的是「怎麼思考與怎麼說」,並且希望大家也可以對這個藝術巨星的現象,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這是個積累了很久的巨星,無誤。 目前奈良美智從拍賣會與周邊衍生性商品,不只是亞洲,在全球的藝術市場上也是超級巨星無誤。但是巨星怎麼來的,不是短期產生的,其實是有幾個基本條件,第一個是作品風格 ( 高辨識度與親切度 ) 。第二個是作品的數量。最後則是時間持續地累積,不斷地滾動,市場推動知名度,知名度再來回饋市場交易。但是這些,從他出道到現在,也過了將近四十年,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喜歡看那些看著他的作品的人的行為舉止,更有趣! 個人幾乎都是在拍場看到他的作品,彷彿他是拍場必備展品 ( 台北展覽經臉友補充,一檔在北美館的:越酷東京─日本 MOT 當代精選, 2011 年七月,以及關渡美術館的這次除外 ) 。所以,他的作品給人的印象,不是他畫了什麼,更多時候我是在觀眾的背後看著他們的眼神、表情,還有對著奈良美智作品的動作,那種「喜愛和崇拜」。我有時候會想,如果這個人沒有這樣的市場價格,是否會有這麼多的粉絲群? 但是,排除掉崇拜明星心

視覺藝術家修圖修出古代王后的今日長相:從歷史人物今日肖像處理後,思考可能的博物館詮釋與推廣用途!

五百年前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與他一生中經歷過數段婚姻的六位女性,都留下了肖像畫,如果在今日,他、她們會是長得什麼樣子呢? 圖像設計師Becca Saladin在IG上有個非常知名的帳號,專門模擬歷史上各種人物的長相,主要從繪畫或雕像上來重塑這些古人的長相,往往兩相比較,會有一種「還原」,甚至以為這些古人投胎到當代的錯覺。 public domain photos of King Henry VIII’s wives from Wikipedia, composite created by author 這位設計師通常以歷史知名人士為創作目標,其中有一組人物:六女一男比較特別,因為全部都有婚姻關係。男性為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1491-1547),與六位曾經與他(陸陸續續)結為連理的女性們。然後有篇文章把亨利國王如何與這些女子結婚、離婚,包含一連串病故、分娩死亡、沒有生男性子嗣被離婚、婚外情等等,簡要說明了亨利國王的婚姻情史。 細節可看原文的報導(其實與豪門的兒女私情恩怨戲碼差不多,只不過男主角都同一人),點進去這個連結就可以看到國王的妻子們的原始肖像畫,以及她們如果活在今日,大概會是長得什麼樣子: 「藝術家創作亨利八世的妻子們的逼真肖像(An Artist Created Lifelike Photos of the Wives of King Henry VIII)」,連結: https://historyofyesterday.com/an-artist-created...... photo of Catherine of Aragon by Becca Saladin © Royalty Now photos of King Henry VIII created by Becca Saladin © Royalty Now photos of King Henry VIII and wives created by Becca Saladin © Royalty Now photos of King Henry VIII’s wives created by Becca Saladin © Royalty Now 前面提到非常多追蹤人數的IG帳號,其中的歷史人物不只我們熟知的,從埃及到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人物也有呢: https://www.instagram.c

編輯戰場啟示錄:我著作等身,所以我自己知道怎麼做書。關於這部分,是編輯要聽我的!

我著作等身,所以我自己知道怎麼做書。關於這部分,是編輯要聽我的! ____ 不管什麼類型的出版社,編輯都會遇到這種未戰先輸的專業戰場!所以,該如何是好? 標題一開頭說的,是一段我自己擔任編輯時曾經遇過的狀況。面對一個有豐富過往出版經歷的作者(可能時間長達數十年,而且出版觀念與今日可能非常不同),加上他對於自己的經歷有極高度自信(不見得經過市場驗證)。那麼,編輯團隊從一開始就得有一個明確立場:醜話說在前頭!(如何不傷人又不奉承的實話實說)不然的話,接下該出版案的社方將會成為一具喪屍! 今日文章適合的讀者,僅限:編輯。 此處所提到的編輯,所指對象如下(彷彿是在列企鵝種類):編輯助理、編輯、資深編輯、副主編、主編、特約編輯、企畫編輯、副總編、總編輯。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日,同事收到信件,說有位「暢銷」(自稱與他人稱)的作家寫信來,也打電話來約談出版書的事情。後來見了面,我和負責的編輯一同前往會面,例行的拜會,禮貌性的交流,行禮如儀的簽約。在責任編輯把文稿圖片編完之前,都是屬於一種「平和」狀態。之後從封面設計到書名,以及印刷冊數、紙張裝訂,這位作者開始把他的「著作等身」所累積出的自信與看家本領拿出來,而所有的指令,責任編輯若有第二個意見,基本上只能接受作者的炮轟,最終只好乖乖地「照單全收」,直到書出版了,責任編輯的角色其實相當於這個作者的編務工讀生。而最後這本書,也在作者的期待銷量之下,稍微打個折,賣了個約五六千本。算是一個帳面「善終」的結局! . 作為一個編輯的反省! 在上述短短的一段文字裡,編製與行銷時間約長達一年。在這一年裡,我作為該編輯的同事,旁邊觀察這些過程,今日回想起來,有幾點心得,而最核心的是在談:編輯的專業是什麼?這與什麼題材、類型的圖書關係不太大。其次的重點則是,與這種類型的作者談出版案的時候,編輯要拿出什麼(社方)立場與態度? 二個重要議題:編輯的專業,在哪裡? & 社方的立場,是什麼? 以下幾小節分享! 面對 100% 掌控慾的作者‧‧‧ 在這個案例裡面,出版社如果察覺作者是一個百分百掌控的類型,除非其內容有極大不可取代性,或是有明確的銷路獲利機會在背後,否則這就會是個放棄自我立場的出版案,要不要承接,是需要非常慎重的考量。 先兵後禮才不失禮‧‧‧ 另外,如果要承接,但是希望能夠讓合作

從Articker計算藝術家潛能的方式來思考,我們該如何「札實地」建立自己經營的藝術家在網路世界的聲量?

有報就有機會,報越多(有質量的媒體)可能連帶影響的銷售機會就越高,一般商品如此,藝術品竟然可能也是同樣趨勢。 網路產業的技術運用到藝術產業上的時候,其中一種就是用報導的聲量(露出的質與量)來決定一個藝術家是不是夠「紅」! 延續昨日話題,怎麼樣讓你在線上「出現」,也就是用各種形式與內容,出現在每一個可能的、潛在的收藏者眼前?去年夏天英國拍賣公司富藝斯推出一個以報導數量來統計、追蹤藝術家潛力與聲量的線上工具(藝術家熱度數據搜尋平台:Articker),以供客戶評估其所關注的藝術家的「潛能」(或許可以解釋為,從名聲到含金量)。 這個平台工具,到目前為止也已經經營半年多,定期推出藝術家的記錄布告欄,這個連結是今日發布的: https://www.phillips.com/bulletin 只不過目前該平台收集的資料以英語報導為主(雖然有說未來要推出亞洲的語言,中文,也極可能是簡中先有,然後是日文與韓文),那麼回歸到台灣的藝術家與畫廊,在這件事情上可以怎麼做?說複雜其實很多細膩的步驟,說簡單也就幾個層次的問題,以下條列。 一、 每一次的展覽都要保留完整記錄; 當然可以依照重要性,自己保留最完整記錄,而在官網上、社群平台上以重點機構或重大展覽為主。 二、 重要展覽資訊也要製作英語版「摘要」; 不要寫那種學術用語、言不由衷,更不要充滿一堆個人性的天花亂墜形容詞。除非你自己沒有體會,不然任何讀者都會讀出你的空虛。 三、 製作最吸睛的作品照片,至少要有中英雙語作品資訊; 如果你的作品會放在IG,那就看看你有多少「眼球」競爭者?向那些可以吸引你的作品圖象來學習,讓自己磨練到或是請專家拍出作品的「超吸睛視角」。 四、 想辦法突破單一語言的報導限制 (經紀人或畫廊)需持續連繫有實力且長久耕耘的媒體或(主要是英語世界)記者,邀請前來觀展、看作品(海外人士則可以虛擬導覽、視訊會議)即使沒有回應也要持續提供展覽資訊。更要評估各種有實力的媒體(不限於藝術,而是跨及一班媒體的藝術版),有頻率或依照活動屬性來購買線上為主的廣告。 關於上述提到的平台,去年有篇報導文章可以參考:《發掘潛力藝術家的獨門武器 拆解富藝斯的搜尋平台Articker》,連結: https://hk.thevalue.com/articles/phillips-exclusive-market-search-tool-artick

一間不以銷售作品而以門票收入來經營的藝術企業:Superblue

一間不以銷售作品而以門票收入來經營的藝術企業:Superblue 看到這個Superblue會以為是超級憂鬱,我想應該不是吧,但是沒有找到該公司名稱的解釋! 這是一間由佩斯畫廊(PACE)與超級富豪Laurene Powell Jobs(對啊,就是賈伯斯的遺孀)所資助成立,地點在邁阿密的新公司。主要業務是專門與創作沉浸式藝術的藝術家和團體合作,然後將其作品整合成展覽推銷到全球各地: https://www.superblue.com/ 沉浸式藝術(中文其實還沒有真正的完整定名)到底是什麼?簡單說,就是在實體空間中創造出一種類似夢境、幻境,追求強烈、刺激、諧和的聲光與感知刺激性的作品;所以需要將1.空間 2.光 3.色彩 4.造型 5.聲音 等幾種元素整合成一個能讓你在現實生活中體驗超現實感受的空間。這很像近幾年在台灣火紅的teamLab(也在Superblue合作的藝術家名單中)的作品。 看到這家公司所合作的基本上都是成名,甚至有一定程度,在全球商業市場上已有成功基礎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有幾點共同特質,或許也可以歸納為其成功的基本要件: 1. 刺激面相追求的是,人類五感的共同感知。(展示追求的是感官享受或刺激,極少需要讓觀眾走進展場還要閱讀大字報的) 2. 聲光色形等條件都有一種高度的協調性。(有的甚至可以說一看作品就知道這是哪一位藝術家的,特性鮮明) 3. 技術成熟且能夠完整襯托出展示品質。(至少做到不會讓人分心,邊感受邊在角落看到接縫或膠帶,或是出入口處看到裝修缺口) 其實,台灣也有不少這個類型和領域的創作,從公部門館舍的展覽、民間展覽公司的作品到個別藝術家的創作都常見,多屬於科技藝術的領域,尤其在各種藝術慶典、藝術季中常看到。 只不過希望如果未來公部門發包這類需求的委託創作案時,或許可以先看看這家公司的合作藝術家名單,看看他們的個別官網與作品,減少展出後又被爆「抄襲」、「致敬」、「挪用」等等的爭議。 雖然科技藝術有各種「雷同」或相似度問題其實很常見,只不過創作者自己的拿捏分寸,最好還是參考一下敝社出版品《原創的真相:藝術裡的剽竊、抄襲與挪用》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5539 ,應該可以減少一些創作方向和展現方式的爭議。 另外提供幾個Superblue代理的藝術家個別的官網,做得可真好! Es Devl

一次講好一張畫,能夠怎麼說!___ 幾點關於「國寶新視界—谿山行旅圖快問快答」影片的建議!

臺北故宮在 2021 年 2 月 26 日於 Youtube 頻道發布「谿山行旅圖快問快答」的 6 分 32 秒短片。分別以快問快答與專家解說的文物賞析來介紹這幅堪稱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的畫作。此片的幾個特點是:用直白的問題,讓專家精簡地回答。至於專家解說時,也搭配畫作的影片、圖像、動畫來呈現,對於觀眾來說是一種相對親切的呈現。 影片連結 同時也是回應前 2 天提出的活動所作的說明。接下來,我們以世界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的重點館藏介紹影片的觀賞經驗、 Youtube 上各類文物、藝術品解說的影片來對比臺北故宮這部新短片,並從以下 3 個面向討論。同時,這也是回應前 2 天粉專提出的活動。 1. 時間長度的安排 2. 問答與解說的分配 3. 技術面:配樂、圖像、動畫 以下分別說明: 1. 時間長度的安排: 全片以時間長度來分可劃成四個部分 1. 畫作取件與攝影過程(時間約, 56 秒) 2. 快問快答(共 8 題,時間約 72 秒) 3. 文物賞析(專家:書畫處長解說) 4. 文物賞析(專家:前副院長解說) 可以發現,第一段的時間長度如果作為此段影片的引子,其實過長。而且內容在快節奏的配樂下,反而顯得影片內容太鬆散,這在「分秒必爭」的 YOUTUTBE 世界,會是個缺陷。 至於第 2 、 3 、 4 段的內容,如果能夠把要傳達的想法,核心要介紹的內容,統合問答的順序,至少可以達成兩樣目標:第一、認識會層層遞進,加深理解。第二、縮短影片時間 30% 左右。 2. 問答與解說的分配 引子之後的三段問答與解析,其實都是對著觀眾解說作品。但是解說的順序,需要考量觀眾如何會理解得更順利,如何透過一層層一次次的解說,帶領觀眾分階段逐次進入每一個問題。 如果用這個前提來看這部短片,我們可以從問答與解析的內容來思考,發生了什麼問題,甚至是否可以嘗試找出更好的建議。 首先:快問快答的題目如下 1. 文物年代 2. 作者是誰 3. 畫中的景色是何處 4. 畫中的一條線是什麼? 5. 行旅的位置在哪裡? 6. 行旅中的動物是什麼? 7. 畫中有幾個人呢? 8. 范寬的簽名是在哪裡? 然後,二位專家解析的內容(不依說明時間順序,依照內容的順序) 1. 這張畫是怎麼畫出來的(這麼大張)

ARTSY大補帖第八篇!如果你是個體戶藝術家或員工數只有兩三人的迷你畫廊,請善用,抓緊數位工具的趨勢,用到徹底發揮到極致,在創造業績之前鋪好所有能夠通向交易的道路!

Artsy 大補帖今天要分享的是他們一篇:三種線上展覽的行銷方法 (3 Ways to Promote Your Exhibition Virtually) 。連結: https://cutt.ly/UkJRU30   不過,當小編在重新整理這份報告內容之後,扣除 ARTSY 為自己的平台服務做廣告之外,還有六成左右的內容蠻值得參考的。為了讓整份文章可以提出更完整架構的數位策略,因此在融合台灣畫廊使用數位共具實際常見的問題之後,加上《藝術家的職涯管理術》一書內的資源整理成以下內容。 本篇內容共 2200 字,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小目次: 前言、 第一階段 ( 自我檢查 ) 、 第二階段 ( 數位策略基本功 ) 、 第三階段 ( 三種數位工具:官網 /EMAIL/IG) 、 結論。 本次貼文其實重要的是這些條列的心得,並沒附圖。不過在 ARTSY 的指南中的第 9, 11, 13 等頁有值得參考的圖片。   前言 實體展很重要,但是線上展只會越來越重要。為什麼? 原本線上市場在 2018 年就已經成長的比實體要快,到 2020 年的成長率更是好幾倍於後者。 每年買作品超過三百萬台幣的收藏家,有半數以上都會上網看藝術家的作品。而且上網瀏覽時間至少十分鐘到半小時。   第一階段:自我檢查! 以下逐步給自己提問,來廓清畫廊的問題與現狀: 問題一:在接下來的半年你有多少展要做 ( 包括博覽會和網路上的展覽或活動 ) ?   問題二:對你來說,一檔展覽的成功與否,評估標準是什麼? ( 參考值:作品銷售量、新聞曝光數量、畫廊來訪參觀人數、新的訪客名單數量、官網或粉專上的新按讚或追蹤人數? )   問題三:這些展覽有沒有設定的目標觀眾? ( 參考答案:現有的藏家、藝術愛好者、媒體,還有呢? )   問題四:你要如何讓收藏家知道、想來逛 ( 實體或線上 ) 你的展覽?他們通常用哪些方式跟你聯繫?或是,有他們最方便使用的,或是對他們來說不方便的是甚麼? ( 參考答案:過路客、博覽會、電子郵件、線上藝術平台、社交媒體?還有其他的嗎? )   問題五:辦展覽對你而言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 參考答案:找不到客戶、無法吸引新藏家、作品賣不出去 …)   問題六:客戶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