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編輯戰場啟示錄:我著作等身,所以我自己知道怎麼做書。關於這部分,是編輯要聽我的!

我著作等身,所以我自己知道怎麼做書。關於這部分,是編輯要聽我的!____ 不管什麼類型的出版社,編輯都會遇到這種未戰先輸的專業戰場!所以,該如何是好?

標題一開頭說的,是一段我自己擔任編輯時曾經遇過的狀況。面對一個有豐富過往出版經歷的作者(可能時間長達數十年,而且出版觀念與今日可能非常不同),加上他對於自己的經歷有極高度自信(不見得經過市場驗證)。那麼,編輯團隊從一開始就得有一個明確立場:醜話說在前頭!(如何不傷人又不奉承的實話實說)不然的話,接下該出版案的社方將會成為一具喪屍!

今日文章適合的讀者,僅限:編輯。

此處所提到的編輯,所指對象如下(彷彿是在列企鵝種類):編輯助理、編輯、資深編輯、副主編、主編、特約編輯、企畫編輯、副總編、總編輯。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日,同事收到信件,說有位「暢銷」(自稱與他人稱)的作家寫信來,也打電話來約談出版書的事情。後來見了面,我和負責的編輯一同前往會面,例行的拜會,禮貌性的交流,行禮如儀的簽約。在責任編輯把文稿圖片編完之前,都是屬於一種「平和」狀態。之後從封面設計到書名,以及印刷冊數、紙張裝訂,這位作者開始把他的「著作等身」所累積出的自信與看家本領拿出來,而所有的指令,責任編輯若有第二個意見,基本上只能接受作者的炮轟,最終只好乖乖地「照單全收」,直到書出版了,責任編輯的角色其實相當於這個作者的編務工讀生。而最後這本書,也在作者的期待銷量之下,稍微打個折,賣了個約五六千本。算是一個帳面「善終」的結局!

.

作為一個編輯的反省!

在上述短短的一段文字裡,編製與行銷時間約長達一年。在這一年裡,我作為該編輯的同事,旁邊觀察這些過程,今日回想起來,有幾點心得,而最核心的是在談:編輯的專業是什麼?這與什麼題材、類型的圖書關係不太大。其次的重點則是,與這種類型的作者談出版案的時候,編輯要拿出什麼(社方)立場與態度?

二個重要議題:編輯的專業,在哪裡? & 社方的立場,是什麼?

以下幾小節分享!

面對100%掌控慾的作者‧‧‧

在這個案例裡面,出版社如果察覺作者是一個百分百掌控的類型,除非其內容有極大不可取代性,或是有明確的銷路獲利機會在背後,否則這就會是個放棄自我立場的出版案,要不要承接,是需要非常慎重的考量。

先兵後禮才不失禮‧‧‧

另外,如果要承接,但是希望能夠讓合作模式提升到一種「合作」狀態的話,出版社與接手的編輯得在接洽作者的最初期,就得先把所有可能想得到的「問題」與「解決辦法」,以先兵後禮的態度說清楚。也就是:什麼事情,不管經過什麼樣的溝通之後,哪一方有最後的決定權?

編輯也有編輯的專業‧‧‧

但這也不是能夠憑空得來的,責任編輯或是該編輯的主管,得有自己的觀點、經驗值、分析,在面對作者的時候,提出「如何對這本書更好!」的改進方向。避免讓作者把編輯當成一個「抓錯字」的校對助理。然而,想說服作者,並不是為了出版社的尊嚴,而是從「以專業服人」的角度出發。唯有從編輯專業的角度說服對方,才能夠在理性上、技術上,追求一種雙方信服,進而合作的局面。

合約的兩造是平等的‧‧‧

其實在出版合約的立場上,作者所擁有的是書寫的內容的專業,而不是出版的專業(不然他就自己出版,幹嘛來找你)。即便他可能也同時具備了出版的、編輯的專業背景,那也應該是能讓編輯更順暢工作的助力,而不是阻力。所以,編輯並不需要「特別尊重」作者,或是把對方「捧為」師長(即便他是學者或學校教授,也不是你的老師)。因為,在出版的立場裡,作者與出版社,雙方的關係與位置總是高高低低、不斷地在變換中。若要擔心位置的拿捏,那麼還是回到合約精神,以「平等」與「專業」的態度應對,才是最基本的解決方法。

以上,來自今早與一位年輕編輯提到他們的「王牌大作者」和責任編輯(也是書系主編)兩者之間的一種不對等互動,回想自己當年遇到的情況,有感而發。但是以上所言,並不見得是正確或符合所有人的情況,只能說是我個人的態度而已。本次發文沒有圖片,沒有連結,只有中年編輯的憶往一篇。

#只能抓錯漏字跟抓壁癌一樣的編輯

#只看得到冒著毛的作者鼻孔的編輯

#只看得到想像得超美好刷數的編輯

#只想趕快合約到期版權歸還的編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們)想要出書,請問‧‧‧ 藝術出版業務問答集系列之五: 藝術人想出書,與出版社的往來該注意哪些事情?

本文立場從作者角度出發,跟一般出版社差別不大,不一樣的反而是藝術家的著作內容,有其特殊性。 (其實比較特殊的是人,特別是一些藝術家才會有的特別需求與想法,而不是出版品啊!) 該注意的三個大方向 方向一、跟你(藝術人)對口與工作的人怎麼做事情? 方向二、合約(白紙黑字的東西,就是可用來抵制任何一方想耍賴的時候!) 方向三、設計(從版型、封面到印刷條件和印刷品質,藝術人追求的質感與出版社的想法有落差怎麼辦?妥協基準在哪裡?)

如果我不出版這本書,中文世界大概也不會有別家了。_____一篇策展公司的微信公眾號的專訪

今年夏天,一個偶然機會認識了來自上海的一位專門從事文創產業的商業展覽的專業人士。因為共同好友的關係,她拿到了《創造展覽》這本書,在台灣旅遊的最後四五天,這本書變成她的床頭書,到花東度假的時候,也是快速的、認真的讀著這本書,在第二次會面的時候,她對這本書與我的工作,提出了許多的疑問和討論。並且,這個疑問,她回到中國之後,繼續往下延伸、繼續深入問題,幾次來回的溝通之後,完成了這篇長文。

《原創的真相》一書封面設計與印刷 (PART 2)

PART2. 從一檔展覽談起《原創的真相》的封面設計  2018年底,上海有一檔由企鵝藍燈書屋所策劃的一個展覽:上海1221 - 企鹅兰登书籍封面设计展 Penguin Random House Cover Design Exhibition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