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在2021年2月26日於Youtube頻道發布「谿山行旅圖快問快答」的6分32秒短片。分別以快問快答與專家解說的文物賞析來介紹這幅堪稱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的畫作。此片的幾個特點是:用直白的問題,讓專家精簡地回答。至於專家解說時,也搭配畫作的影片、圖像、動畫來呈現,對於觀眾來說是一種相對親切的呈現。影片連結
同時也是回應前2天提出的活動所作的說明。接下來,我們以世界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的重點館藏介紹影片的觀賞經驗、Youtube上各類文物、藝術品解說的影片來對比臺北故宮這部新短片,並從以下3個面向討論。同時,這也是回應前2天粉專提出的活動。
1.時間長度的安排
2.問答與解說的分配
3.技術面:配樂、圖像、動畫
以下分別說明:
1.時間長度的安排:
全片以時間長度來分可劃成四個部分
1.畫作取件與攝影過程(時間約,56秒)
2.快問快答(共8題,時間約72秒)
3.文物賞析(專家:書畫處長解說)
4.文物賞析(專家:前副院長解說)
可以發現,第一段的時間長度如果作為此段影片的引子,其實過長。而且內容在快節奏的配樂下,反而顯得影片內容太鬆散,這在「分秒必爭」的YOUTUTBE世界,會是個缺陷。
至於第2、3、4段的內容,如果能夠把要傳達的想法,核心要介紹的內容,統合問答的順序,至少可以達成兩樣目標:第一、認識會層層遞進,加深理解。第二、縮短影片時間30%左右。
2.問答與解說的分配
引子之後的三段問答與解析,其實都是對著觀眾解說作品。但是解說的順序,需要考量觀眾如何會理解得更順利,如何透過一層層一次次的解說,帶領觀眾分階段逐次進入每一個問題。
如果用這個前提來看這部短片,我們可以從問答與解析的內容來思考,發生了什麼問題,甚至是否可以嘗試找出更好的建議。
首先:快問快答的題目如下
1.文物年代
2.作者是誰
3.畫中的景色是何處
4.畫中的一條線是什麼?
5.行旅的位置在哪裡?
6.行旅中的動物是什麼?
7.畫中有幾個人呢?
8.范寬的簽名是在哪裡?
然後,二位專家解析的內容(不依說明時間順序,依照內容的順序)
1.這張畫是怎麼畫出來的(這麼大張)?
2.畫的地方是什麼地方?
3.畫的局部有哪些內容,哪些圖像上的細節?
4.畫中的主題有哪些?
5.作畫的順序是怎麼樣的。
6.簽名在哪裡,以及為什麼?
7.許多以為觀眾一聽就懂的「專有名詞」。(EX. 雨點皴、巨碑式)
上述兩個清單,如果依照理解的難易度、理解需求的順序重新整理排列和剪輯,不僅能漸進加深觀眾對於內容的印象,而且隨著對內容的累積,觀眾進而有自己的理解和收穫。
3.技術面:配樂、圖像、動畫
配樂:
全片為了配合和強化解說的內容,有配樂、背景、動畫等三種主要元素。以配樂來說,配樂是形塑整部影片的「質感」和「情緒」,但是要有統一的調性。這一點,就本片來說並沒有統一的感覺。
圖像:
主要問題有二個:一個是列出問題的時候以及解說的標題,如果文字顏色與背景顏色過於相近,往往看不清楚,對於有色弱情況的觀眾會更難以辨讀。另一個則是背景圖像的問題,由於是古代文物,在各種非物品本身的用色與圖片甚至字型,都建議統一調性,並且盡量使用低彩度的配色,以免視覺上「譁眾取寵」。
動畫:
這一點在本片中的問題大概有兩點,第一點是出現的時機。第二點是出現的方式。出現的時機第一個狀況發生在快問快答時,提到畫面中的一條線,也就是在指畫中的瀑布。但是並沒有作動畫去標示,對於顏色很深又暗的古畫來說,不了解的觀眾很難第一時間馬上知道你提的「那一條線」在哪裡。但是,卻在後來前副院長解說時,但不是在指那條瀑布線的時候,動畫就跑出來強調了。
其次,出現的方式則是指:解說局部圖時的方式。影片中普遍都用「橢圓形」。其實不是橢圓形的問題,而是每次強調都只有霧邊的橢圓形,這其實在視覺呈現上顯露出一種「有時代的美感」。不是不好,但是會讓整部影片變得有點老氣。
結語
以上關於影片的建議的根基,其實根源於兩個重點,一個是要跟觀眾說什麼,他們才會看得懂,又看得能留下印象。一個是博物館本身的形象,怎麼樣維持出一種調性、一種標準與氣度。掌握這兩個重點,即使是用大眾最容易接受的新媒材,一樣可以大大吸睛,同時建立自己的專業又親切的形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