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博物館已發展到一個死胡同,未來該何去何從?博物館長久習慣把展品放在台座上供人欣賞,簡簡單單地為隨性的觀眾維護和展出東西,這種基本展示手法早已不足。如同圖書館,時至今日博物館的任務已從典藏和保存,演變成以教育為首,現在更必須具有現實意義、擁有主張並肩負社會責任。
現代博物館板塊的第一個大變動,是從物件取向轉為觀眾取向,展覽的意義「不只是關於某些物,而是為某些人而產生」。近年的改變則是將觀眾視為合作對象。許許多多的博物館專業人員不僅擁抱這些改變,也成為這些改變的提倡者,從一開始便致力於推動這樣的議題。這些人甘冒風險,協力重塑許多博物館和古蹟,將之從一成不變的狀態轉變成有動能、包容性和符合現實世界的機構。但是博物館能夠做的事不僅止於此,其實有更多可能性。
前述的這些情況對博物館任務有何劇烈的影響和改變,我們又該如何達成任務?
任何展覽的開始都牽涉到各種盤根錯節的合作關係,許多機構在發起展覽時均不曾確實分析或評量這當中所牽涉到的「如何做」和「誰來做」。反而焦點始終放在最終的產品之上,這也不錯,卻不見得能使展覽發揮最大潛能。如果博物館計畫是在美美的環境中展示物質文化,這是其中一個步驟而已。但是從館博界、贊助人、相關群體到整個社會其實都有更高的期待,公共機構不可視而不見。
這些期待指向展覽是「如何做」和「誰來做」這兩個最初的提問,不只是技術上的執行,也包含評量與創造所有的策略。《創造展覽》這本書的作者具備數十年與各類型機構、事務所,以及相關領域學生們合作的實務經驗。他們發現最重要的需求,在於了解籌辦展覽(籌展)的根本過程,持續不斷地尋求有趣的方式,來建立有意義的團隊合作,並且把觀眾當作所有決策最核心的考量。
這就是這本書所希望達到的目標。我們想要呈現出規畫和設計任何類型的展覽所應有的合作過程,指出這個領域中有趣的做法,並減輕人們在面對複雜或陌生的實務時對失敗的恐懼。
恐懼會在心理作祟,使得我們害怕改變,害怕得罪人,害怕不知如何是好,當然,還有害怕失敗和失去聲譽。這本書便是為緩解這些恐懼而寫的。在九個篇章之中,無論是人力還是金錢,我們提出利用現有資源的最佳方法,來創造出讓觀眾有參與意願和具有前瞻性思考的展覽(圖1、圖2)。
至此,這本書不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教戰手冊,也沒有提出單一的技巧。我們著重在提出建議,為你整理出一個最佳做法和不同考量點的指南,讓你在創造展覽時參考用。在某些時候,我們可能會說:「你必須要注意這件事」,但大部分時候是指出可能的方向、提點和引導。
明知可能失敗,仍挑戰強大的事情、打一場光榮的戰役⋯⋯這些都好過那些可悲的靈魂,他們的生命既無享受也無痛苦,因為他們蝸居在灰色黎明之中,永遠不曾嘗過勝利或失敗的滋味。
—狄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因為創新、適用性和最終的生存對於我們的領域至關重要!博物館必須與時俱進,如今世界轉動的速度更勝以往,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來,機構必須掌握是誰做、做甚麼,以及該如何傳達主張,並且在達成這些目標時,瞭解合作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關於博物館的實務操作,學生和專業人士少有資源可供查詢或驗證。沒錯,市面上能找到設計、籌展流程方面的書籍,但可惜沒有一本書能彙整資訊,幫助展覽團隊的成員了解彼此的問題,以及用合作的方式組織工作。這本書是為學生、博物館從業人員和利害關係人士(理事、資助人、社區成員)所寫的參考工具,讓他們了解如何組成有想像力的新團隊,如何讓機構、展覽和計畫往前推進。
我們也期望這本書在理論和新思維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更必須要在思維的應用和實務面上接地氣。同時,市面上有關博物館的實務書籍太少,希望這本書能推波助瀾,幫助與日俱增的博物館學院、科系建立規則。
我們希望讀者會透過這本書更加理解自己的工作,思考我們所提出的想法,運用於自己的團隊和機構;重新思考團隊成員的角色,成為更好的合作夥伴;實踐新的技能和技巧,採用設計和企劃流程,或者只是提醒幾個有用資訊。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書中的想法能夠對你有一些啟發。
我們的過程
寫這本書很像是籌辦一檔展覽:
首先,我們發現自己很像是這本書裡提到的專家,太專注於自己的事情。我們要如何恰到好處,提供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就是剛剛好的基本資訊?讀者的起跑點在哪?他們對什麼有興趣?於是,我們透過合作的方式,廣邀這領域的專家貢獻這些議題的最佳做法,並評論書中反覆提出的論點;我們邀請到的作者和「測試組」讀者,主要是跟我們擁有一樣多或者更多經驗的人。除此之外,我們從指導研究生和與客戶共事的經驗中,也都得到他們寶貴的見解,獲益良多。
其次,寫這本書時我們考量到組織的所有層面,無論怎麼看待展覽,展覽都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對於博物館中擔任各種職務、頭銜或是在不同的籌展階段的讀者,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方法,描述團隊中不同角色的需求,而且最重要的是提供立即的資源,解決當下的問題。為了我們所熱愛的博物館領域,我們需要定義整個體組織結構中從上到下的專有名詞,解說不同面向的脈絡。
最後,我們試圖定義和描述創造展覽的流程和階段。有些經驗老道的讀者會擔心,整個流程落入理所當然的老套(概念、簡圖、設計/企劃和施工紀錄),就像「教戰手冊」一樣死板,扼殺創意。
本書架構
本書目錄詳盡地列出了每個章節所涵蓋的內容。我們按照思考和行動來組織內容架構:先從合作和各種擁護者立場的哲學意義開始,因為這是思考團隊的架構和角色設定的重要方向,然後落實在分析博物館技能和方法上;也討論每個立場的擁護者可如何進行自己的工作,並加注說明展務流程和階段,以及提供整體展務流程的圖示。
每一章有三大關鍵的提問,請讀者思考和運用在工作上。這些問題有一些是反問,且答案因人而異。當然,這些過程中會有探討與徵詢。每一章也在方法和哲學上有所著墨。作為專家,我們希望指引一些方向,讓讀者能好好地朝著特定的立場或過程前進。
本書的每一章都說明了行動步驟、危險和潛在陷阱,也提出那些運用書中所討論的哲學和路徑,而產生的樣本和研究案例。作為一本設計取向的書,這裡面包含設計流程和解決問題的大量參考資料。另外也收錄一些範例、小故事和其他專業文章,讓讀者知道其他觀點,以便批判分析我們所提出的方法。每一章的結尾都有額外的資源和參考書目,供延伸閱讀。
本書做不到的事
這本書不會讓你變成創意天才。如果我們解答了籌展和團隊合作中,尋常但棘手的一些問題,就算不能讓你的創意得到解放,至少在工作時心情會比較好😀
這本書不會為特定情境提出最佳解藥,一些想得到一勞永逸解決方法的讀者,聽到這兒會覺得不妙。不過,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獨一無二的組織中工作,即使每個展覽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好消息是這本書收集、分析、討論和提供一些工具,讓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進行客製化。辦展新手可能會閱讀一整本書,而有經驗的讀者可能從自己在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開始讀起,了解團隊合作過程中其他角色如何參與。
我們是誰
寶莉・麥肯娜-克萊思和珍娜・卡緬具有數十年的博物館專業經驗,她們熱愛博物館領域,瞭解從事展覽工作所會遇到的挫折和喜悅。她們從彼此身上學到許多,也從各自的精神導師、國內外共事過的同事,以及美國費城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in Philadelphia)博物館學學生們身上得到許多啟發。
一間博物館無論有何價值,這價值均來自於它的作為,而非它是什麼博物館。 —史蒂芬・威爾(Stephen E. Weil)*
* www.lukeweil.com/_pages/stevePage.html
除了資訊、價值和體驗,博物館還能提供民眾什麼樣的社會功能?請容我提出兩項:刺激與培力。在此,參觀博物館的行為本身應視為一個起點而非句點,意即在民眾離開博物館之後,他們獲得的體驗仍能長久持續下去。 —史蒂芬・威爾*
* 《博物館再思》(Rethinking the Museum),1990
博物館已發展到一個死胡同,未來該何去何從?博物館長久習慣把展品放在台座上供人欣賞,簡簡單單地為隨性的觀眾維護和展出東西,這種基本展示手法早已不足。如同圖書館,時至今日博物館的任務已從典藏和保存,演變成以教育為首,現在更必須具有現實意義、擁有主張並肩負社會責任。
現代博物館板塊的第一個大變動,是從物件取向轉為觀眾取向,展覽的意義「不只是關於某些物,而是為某些人而產生」。近年的改變則是將觀眾視為合作對象。許許多多的博物館專業人員不僅擁抱這些改變,也成為這些改變的提倡者,從一開始便致力於推動這樣的議題。這些人甘冒風險,協力重塑許多博物館和古蹟,將之從一成不變的狀態轉變成有動能、包容性和符合現實世界的機構。但是博物館能夠做的事不僅止於此,其實有更多可能性。
前述的這些情況對博物館任務有何劇烈的影響和改變,我們又該如何達成任務?
任何展覽的開始都牽涉到各種盤根錯節的合作關係,許多機構在發起展覽時均不曾確實分析或評量這當中所牽涉到的「如何做」和「誰來做」。反而焦點始終放在最終的產品之上,這也不錯,卻不見得能使展覽發揮最大潛能。如果博物館計畫是在美美的環境中展示物質文化,這是其中一個步驟而已。但是從館博界、贊助人、相關群體到整個社會其實都有更高的期待,公共機構不可視而不見。
這些期待指向展覽是「如何做」和「誰來做」這兩個最初的提問,不只是技術上的執行,也包含評量與創造所有的策略。《創造展覽》這本書的作者具備數十年與各類型機構、事務所,以及相關領域學生們合作的實務經驗。他們發現最重要的需求,在於了解籌辦展覽(籌展)的根本過程,持續不斷地尋求有趣的方式,來建立有意義的團隊合作,並且把觀眾當作所有決策最核心的考量。
這就是這本書所希望達到的目標。我們想要呈現出規畫和設計任何類型的展覽所應有的合作過程,指出這個領域中有趣的做法,並減輕人們在面對複雜或陌生的實務時對失敗的恐懼。
恐懼會在心理作祟,使得我們害怕改變,害怕得罪人,害怕不知如何是好,當然,還有害怕失敗和失去聲譽。這本書便是為緩解這些恐懼而寫的。在九個篇章之中,無論是人力還是金錢,我們提出利用現有資源的最佳方法,來創造出讓觀眾有參與意願和具有前瞻性思考的展覽(圖1、圖2)。
至此,這本書不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教戰手冊,也沒有提出單一的技巧。我們著重在提出建議,為你整理出一個最佳做法和不同考量點的指南,讓你在創造展覽時參考用。在某些時候,我們可能會說:「你必須要注意這件事」,但大部分時候是指出可能的方向、提點和引導。
圖1:小小觀眾們覺得驚奇不已,對看到的事物有好多問題想問。博物館想對這些問題了解更多,因此博物館企劃展覽的出發點便從「我們想告訴你這些事」,轉變成活潑多元的「你想知道什麼事?」圖/理查・克萊思(Richard Cress)提供
—狄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圖2:除了基本的展示,我們能如何將觀眾帶入對話之中?這個板子是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及人類學博物館(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useum of Archeology and Anthropology)「想像非洲」(Imagine Africa)一展的展覽原型。這個展項向觀眾提出幾個問題,想了解他們對於典藏品有何想知道的事情。「研究某個文化的傳統技藝,能學到什麼事情?」這樣的問題提到許多答案,例如:「可以看出這個文化面對未來世界的能力」、「可以了解人們對於不同事物的想法」和「了解我們從何而來。」等。有了這樣的資訊,博物館可以根據社區民眾的好奇之處,重新展示收藏品。圖/寶莉・麥肯娜-克萊思(Polly McKenna-Cress)提供
我們為什麼寫這本書?
因為創新、適用性和最終的生存對於我們的領域至關重要!博物館必須與時俱進,如今世界轉動的速度更勝以往,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來,機構必須掌握是誰做、做甚麼,以及該如何傳達主張,並且在達成這些目標時,瞭解合作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關於博物館的實務操作,學生和專業人士少有資源可供查詢或驗證。沒錯,市面上能找到設計、籌展流程方面的書籍,但可惜沒有一本書能彙整資訊,幫助展覽團隊的成員了解彼此的問題,以及用合作的方式組織工作。這本書是為學生、博物館從業人員和利害關係人士(理事、資助人、社區成員)所寫的參考工具,讓他們了解如何組成有想像力的新團隊,如何讓機構、展覽和計畫往前推進。
我們也期望這本書在理論和新思維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更必須要在思維的應用和實務面上接地氣。同時,市面上有關博物館的實務書籍太少,希望這本書能推波助瀾,幫助與日俱增的博物館學院、科系建立規則。
我們希望讀者會透過這本書更加理解自己的工作,思考我們所提出的想法,運用於自己的團隊和機構;重新思考團隊成員的角色,成為更好的合作夥伴;實踐新的技能和技巧,採用設計和企劃流程,或者只是提醒幾個有用資訊。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書中的想法能夠對你有一些啟發。
我們的過程
寫這本書很像是籌辦一檔展覽:
首先,我們發現自己很像是這本書裡提到的專家,太專注於自己的事情。我們要如何恰到好處,提供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就是剛剛好的基本資訊?讀者的起跑點在哪?他們對什麼有興趣?於是,我們透過合作的方式,廣邀這領域的專家貢獻這些議題的最佳做法,並評論書中反覆提出的論點;我們邀請到的作者和「測試組」讀者,主要是跟我們擁有一樣多或者更多經驗的人。除此之外,我們從指導研究生和與客戶共事的經驗中,也都得到他們寶貴的見解,獲益良多。
其次,寫這本書時我們考量到組織的所有層面,無論怎麼看待展覽,展覽都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對於博物館中擔任各種職務、頭銜或是在不同的籌展階段的讀者,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方法,描述團隊中不同角色的需求,而且最重要的是提供立即的資源,解決當下的問題。為了我們所熱愛的博物館領域,我們需要定義整個體組織結構中從上到下的專有名詞,解說不同面向的脈絡。
對我們而言,「展覽」一詞指的是館內空間發生和延伸到館外的所有內容、脈絡、實務(包括媒體、活動和周邊物件)。因此,展覽指的是從館外的行銷操作,到觀眾在館內的實質互動,再到留下長久印象的智性影響(圖3)。我們認為,在你想破頭之時(或之前)翻翻這本書,多少會有一點幫助。
圖3:從方方面面思考展覽:觀眾是誰?什麼叫做全面的體驗?為什麼觀眾會來看展覽?活動物活體生物棲地和觀看區/詮釋區的概念圖示。圖/強・寇(Jon Coe),CLR建築公司(CLR Design, Inc.)繪
最後,我們試圖定義和描述創造展覽的流程和階段。有些經驗老道的讀者會擔心,整個流程落入理所當然的老套(概念、簡圖、設計/企劃和施工紀錄),就像「教戰手冊」一樣死板,扼殺創意。
總之,我們認為這個領域的從業人員,需要某種架構來解決一些複雜的需求。而且,我們更進一步(反覆)說明這個架構,可以讓展覽團隊針對每個專案的特殊需求來彈性調整。另外還有一個好處是,這個流程架構所使用的語彙,不僅是這個領域所慣用,也能被大多數人理解。
本書架構
本書目錄詳盡地列出了每個章節所涵蓋的內容。我們按照思考和行動來組織內容架構:先從合作和各種擁護者立場的哲學意義開始,因為這是思考團隊的架構和角色設定的重要方向,然後落實在分析博物館技能和方法上;也討論每個立場的擁護者可如何進行自己的工作,並加注說明展務流程和階段,以及提供整體展務流程的圖示。
每一章有三大關鍵的提問,請讀者思考和運用在工作上。這些問題有一些是反問,且答案因人而異。當然,這些過程中會有探討與徵詢。每一章也在方法和哲學上有所著墨。作為專家,我們希望指引一些方向,讓讀者能好好地朝著特定的立場或過程前進。
本書的每一章都說明了行動步驟、危險和潛在陷阱,也提出那些運用書中所討論的哲學和路徑,而產生的樣本和研究案例。作為一本設計取向的書,這裡面包含設計流程和解決問題的大量參考資料。另外也收錄一些範例、小故事和其他專業文章,讓讀者知道其他觀點,以便批判分析我們所提出的方法。每一章的結尾都有額外的資源和參考書目,供延伸閱讀。
本書做不到的事
這本書不會讓你變成創意天才。如果我們解答了籌展和團隊合作中,尋常但棘手的一些問題,就算不能讓你的創意得到解放,至少在工作時心情會比較好😀
這本書不會為特定情境提出最佳解藥,一些想得到一勞永逸解決方法的讀者,聽到這兒會覺得不妙。不過,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獨一無二的組織中工作,即使每個展覽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儘管我們會分享團隊辦展的一些經驗法則和驗證過的方法,畢竟,任何事情都沒有單一而正確的方程式可以套用。某些方法適合某個情境,到了另一個情境卻可能變成毒藥😖
好消息是這本書收集、分析、討論和提供一些工具,讓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進行客製化。辦展新手可能會閱讀一整本書,而有經驗的讀者可能從自己在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開始讀起,了解團隊合作過程中其他角色如何參與。
如果你正在籌辦一檔展覽,對某事感到困惑或卡住了,你可以翻閱本書尋找建議。然後在夥伴的幫忙之下,加上一點善意和常識,這些工具適合用於設計和執行出有創意的展覽,達到你和觀眾的雙贏。
最後,我們對於展覽工作的結論是,辦展覽最好的方式就是團隊合作。這就像拍一部電影或推出一齣舞台劇一樣,不會是一個人的獨白。辦展覽牽涉到各種專業,沒有人是所有環節的專家。我們必須彼此依賴和信任,才能辦出好展覽。
我們是誰
寶莉・麥肯娜-克萊思和珍娜・卡緬具有數十年的博物館專業經驗,她們熱愛博物館領域,瞭解從事展覽工作所會遇到的挫折和喜悅。她們從彼此身上學到許多,也從各自的精神導師、國內外共事過的同事,以及美國費城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in Philadelphia)博物館學學生們身上得到許多啟發。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