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四篇 Artsy大補帖,「如何在網路上敘述你的畫廊的故事」線上論壇下集摘要!

本集焦點:

一、畫廊闖進無邊際網路世界,總免不了遇到奧客與怪客,不過這些卻可能都是貴客,怎麼應對?

二、你知道藏家想看的?想要求的,到底是什麼呢?

本集內容延續前一日Artsy線上研討會(你要如何在網路上敘述你的畫廊的故事?Webinar: Telling Your Gallery’s Story Online),全程54分鐘,今日摘要後半部內容,影片連結在此:https://cutt.ly/6kJE6sR




關於「如何在網路上敘述你的畫廊的故事」下半場摘要

1.謹慎面對「期待值」!

2.善用標記(hashtag)

3.有耐心,要耐煩!

4.線上潛在顧客的問題集!

5.你知道藏家在網路上的「內心」世界長怎樣?

6.除了價格外,藏家想要什麼?

7.潛在藏家主動提問後,畫廊回覆的第一封信!(BBA Gallery的回覆)

8.如何找到贊助、向贊助者提案?

9.設計模組,不要每次都從頭來!

詳情請見下文!


1.謹慎面對「期待值」!

網路提供的資訊,發文、發帖時請時時思考,觀眾點取你的內容就是有一個期待,你會帶我們去哪裡?看什麼東西?從博覽會、展覽現場、美術館,甚至藝術家工作室,觀眾對此有所期待,但是也很容易馬上離開。


2.善用標記(hashtag)

你在IGFB上發布的內容,要搭配「有用」的標記?

標記發文相關的人,讓他們成為初始觸發點!發文內容要跟具體「地點」、「事件」有關,把他們串成故事,才能成為他人想轉發的內容,如此才能產生影響力,增加畫廊或藝術品的曝光度。

 

3.有耐心,要耐煩!

持續累積的曝光度,會讓全球各地的潛在買家看到你所經紀的藝術品。但是這只是一開始,買家總是先從各種不同管道接觸到,主動搜尋,然後有「直接、有效」的管道找到你之後,仍需要很多次的聯繫、詢問,建立基本的信任之後才有買賣的可能。

 

4.線上潛在顧客的問題集!

來自世界各地的潛在顧客,可能來訪的詢問五花八門,即便如此,你仍然要把所有畫廊的線上資源準備整齊,畫廊本身的,藝術家的,展覽的,作品的缺一不可。然後,在這情況下,準備應對提問吧!以下是本次論壇中畫廊主們遇到的提問:

你們代理的藝術家創作夠嚴肅嗎?

這些藝術家創作的情況穩定嗎?

你們是一家好畫廊嗎?

你會經營的很長久嗎?

你們值得信任嗎?

我們有一面牆,所以要買畫。

我們想要建立一系列的收藏?

我們有個主題策展,找這類作品‧‧‧

 

5.你知道藏家在網路上的「內心」世界長怎樣?

你在網路上發布關於藝術品的內容中,什麼樣的主題會吸引藏家觀看的?除了藝術家的故事、熱情與感染力之外,根據Artsy所分析的顧客行為統計,如下:

A.藏家常會在意其他藏家對於同一位藝術家的看法為何?

B.為什麼別人也想買這個藝術家的作品?有什麼動機或原因?


6.除了價格外,藏家想要什麼?

A.能否夠透過經紀人/畫廊接觸到藝術家?

B.到工作室看作品(即使是個人專屬的虛擬導覽)

C.任何能夠給予藏家具有獨特性體驗的活動。


7.潛在藏家主動提問後,畫廊回覆的第一封信!(BBA Gallery的回覆)

A.作品展覽歷程。

B.作品的解說。不要好幾頁,但也不是幾個字的通用版本,精簡明瞭幾段說明。

C.藝術家自身觀點。

D.包裝與裝裱的狀況。

E.價格、稅金、運費條件。


8.如何找到贊助、向贊助者提案?

A.除了幸運之外!長期的準備。

B.掌握客戶的期程,今年不行明年提早準備,請對方留預算。

C.請準備完整的資料到可以立即交付和展示的程度。

D.說清楚你可以給予客戶的回饋是什麼,讓他們清楚了解自己的收穫。


9.設計清單,不要每次都從頭來!

請為自己的畫廊要發布的線上資訊,做一個簡單的清單,針對不同的平台或社群媒體發布內容時,依照清單填上資訊,可以省得思考是否完整、減少遺漏。把腦力留在如何讓內容更好而不是檢查疏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原創的真相》一書封面設計與印刷 (PART 2)

PART2. 從一檔展覽談起《原創的真相》的封面設計  2018年底,上海有一檔由企鵝藍燈書屋所策劃的一個展覽:上海1221 - 企鹅兰登书籍封面设计展 Penguin Random House Cover Design Exhibition 2018

從一本因為封面設計入選通路推薦,回溯思考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在發設計稿之前的「準備工作」!

上個月,由台灣最大圖書銷售通路博客來網路書店所挑選, 2010-2020 約十年內值得推薦的 365 本書,他們把這些素材做成萬年曆,其中有一本阿橋社的出版品,就在九月七日那一天! ( OKAPI 日日好設計萬年曆官網 ) 喜歡書與設計的讀者,很推薦去採購這本萬年曆,翻一翻可以感受這十年台灣的書籍平面設計的能量和趨勢。   博客來送來的這一份萬年曆,頗重,整體包裝有點像「3C」產品般的密合紙盒。 這裡標示著這份萬年曆的使用方法,以及它所收錄的書籍設計作品的年份。 上面小小的字寫著「日日好設計」,下方大字365,就是這本萬年曆的封面! 感謝博客來的 OKAPI 團隊選了這本書,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鼓勵,也同時感謝設計師呂期棠、排版師 JAY. Studio 為本書所投注的心力。不過,除了開心之外,由於我無法分享「什麼是好設計」,但是我可以整理幾點,對於書籍設計,一個業主、出版社角度、責任編輯的立場,該做哪些事情!?   以下是這些工作所整理成的二種資源,以及三份文件。   資源一、提供責任編輯本身對於新書內容的視覺化的、具體的想像 ( 這會影響方向 ) ,包含閱讀時的動作 ( 這會影響開本 ) 、想要什麼閱讀感 ( 這會影響紙張和印刷工序 ) 。   資源二、提供能讓設計師快速進入書的內容、世界的文件,包含新書的簡介 ( 自己的白話,不要貼公文 ) 、建議先閱讀的篇章或部分篇章摘要 ( 最好玩最重要最深刻的段落 ) 。   當你有以上的想法,也整理出上述的兩類型資源,那麼就得具體化變成三份文件給封面設計師。   文件一、設計說明書 文件二、閱讀檔案 文件三、合約或備忘錄   所謂的設計說明書,就是你對於這本書的具體「物理性」想像,比如長與寬甚至厚度,給一個範圍,如果公司本身沒有硬性規定的話,應考量內容本身要給讀者的感受,去設定尺寸。另外還有一種想像是「抽象性」或是「情感性」的想像,責任編輯身為一個把內容都來來回回整理多次之後,會是最熟悉內容的人。因此,封面會使用的是圖像還是其他素材?色彩會偏重哪個方向?哪一些要素是一定要的,或是有特殊條件的限制 ( 比如作者或翻譯書的原版規則 ) 。   第一項文件完成之後,接著要有一份能讓設計師 ( 快速 ) 閱讀的檔案。的確,有的設計師可能不讀書就設計,但

你說奈良美智是插畫家嗎?_______ 不要命了你!

你說奈良美智是插畫家嗎? _______ 不要命了你! 圖說:2019年9月香港保利拍賣於台北舉辦的預展,展出奈良美智的立體作品。(攝影,陳柏谷) 最近藝術圈內對於奈良美智的展覽,有一些「資深」藝術家進行大力批評。在此之前,好友問我你會去看展嗎?我說我會,為了知道人家展什麼,但不是因為喜歡,而且我加了一句話,我認為他屬於插畫藝術家。好在這位好友不會炸開,也沒有直面批評我,但是他自己還是很喜歡這位藝術家的作品。 ( 以下,我不會用奈良來簡稱,因為奈良是我很喜愛的城市,簡稱會搞混,更覺得對奈良這個古老都市很不敬 ) 。 幾天之後,好友把前述資深藝術家的批評言論轉給我看,看完之後,其實批評的論點無法說服我。所以,我把自己的看法重新整理一遍,用說的說給他聽,好友說,你應該把他寫下來,因為你用講的,我沒辦法轉給人家聽啦! ( 所以產生以下兩千字的碎念 ) 以下,我就做一個簡要的整理,其中,有一部分是挑戰我自己對其評價的插畫藝術家之說,一部分是整理奈良美智和當代、藝術、世界三個名詞的關係。當然,這些都是極度個人的意見 ( 偏見 ) ,而且沒有對奈良美智作出背後各種足夠的「內幕研究」,單純是從作品來談。而這裡的言論,重要的是「怎麼思考與怎麼說」,並且希望大家也可以對這個藝術巨星的現象,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這是個積累了很久的巨星,無誤。 目前奈良美智從拍賣會與周邊衍生性商品,不只是亞洲,在全球的藝術市場上也是超級巨星無誤。但是巨星怎麼來的,不是短期產生的,其實是有幾個基本條件,第一個是作品風格 ( 高辨識度與親切度 ) 。第二個是作品的數量。最後則是時間持續地累積,不斷地滾動,市場推動知名度,知名度再來回饋市場交易。但是這些,從他出道到現在,也過了將近四十年,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喜歡看那些看著他的作品的人的行為舉止,更有趣! 個人幾乎都是在拍場看到他的作品,彷彿他是拍場必備展品 ( 台北展覽經臉友補充,一檔在北美館的:越酷東京─日本 MOT 當代精選, 2011 年七月,以及關渡美術館的這次除外 ) 。所以,他的作品給人的印象,不是他畫了什麼,更多時候我是在觀眾的背後看著他們的眼神、表情,還有對著奈良美智作品的動作,那種「喜愛和崇拜」。我有時候會想,如果這個人沒有這樣的市場價格,是否會有這麼多的粉絲群? 但是,排除掉崇拜明星心